在假期,许多人都会选择外出旅游,不知道你在出门的时候脑子里有没有冒出这样的想法:“坏了,我关没关门?”
于是你转头回家,上楼检查了房门,发现门被锁得结结实实的,这才放心离开家,并立志下次出门之前一定要专心检查好房门再离开。
不仅如此,还有人会出现碗没刷干净再刷一遍、好像灯没关回去关灯等情况。你把这些行为归于强迫症,你从来没有觉得这有多严重,只是在一次次回头锁门之后笑自己精神大条。殊不知,随着这些行为越来越频繁,强迫症越来越重,它的危害正在慢慢吞噬你健康的心理。
人们口中常说的“强迫症”到底是什么?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核心症状的精神障碍。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中,根据强迫思维的主题及其仪式类型,将强迫症分为以下4种亚型:
1. 与污染相关的强迫思维和清洗型强迫症;
2. 与怀疑相关的强迫思维和检查型强迫症;
3. 要求对称或秩序的强迫思维和强迫排序、计数型强迫症;
4. 与冲动、性、宗教及躯体有关的强迫思维和强迫意象。
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发现,“认知”是强迫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因素,并发现强迫症患者存在认知缺陷。除了“认知”这一方面,研究者还发现强迫症患者存在多个脑区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并且存在脑网络内部及脑网络之间连接异常的问题:
1. 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CSTC)环路,纹状体从皮质区域接受的兴奋性过高。强迫症患者对危险、卫生、次序等刺激的捕捉阈值较低,从而影响其行为抑制,并出现强迫症状。
2. 负责认知控制功能的额-顶环路异常。强迫症患者的目标导向行为受到影响,患者表现出更多的强迫行为。
3. 负责计划功能的额-脑岛环路异常。强迫症患者在计划准备上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且难以及时、灵活地调整计划。
4. 其他脑区方面,海马活动异常影响患者的恐惧消退。
5. 小脑的结构及功能异常,影响患者的言语流畅性、空间记忆能力、情感调节功能。
6. 脑网络问题,强迫症患者在涉及信息过滤、错误监测及整合等认知过程的脑网络上存在结构异常及功能连接改变。
正视强迫症,也正视它的危害
强迫症的危害有大有小,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患者身体、心理造成伤害。
1. 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伤害
对于某些事物或者环境,患者内心极度抗拒,但是不得不去默默忍受。使得患者由于过度神经紧绷,而出现昏迷或者心里发慌,有些心理较弱的患者还会产生恐惧的心理情绪。
2. 对患者的心理上造成伤害
有患者受强迫症的影响,思想会不断产生搏斗,导致患者会不断出现重复性的动作,使得患者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做其他事情。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学习生活或者是工作,不能够专心学习,专心工作,出现精神上的残疾。而患者的内心深处是极其抗拒的,想要恢复正常生活,然而事不如人愿,使得患者深受内心煎熬。
3. 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危害
患者的思想便对某个环境或者食物产生恐惧感,然而现实却并没有患者想象的那么恐怖。同时,患者一旦进入强迫症阶段,便会疯狂出汗、心里发慌、浑身发抖或者有头晕的迹象,严重一点的直接出现昏迷。而且,这种恐怖的心理以及行为是患者想避免,但是自己又无法去控制的。
除了上述3点,通常男性的患者一旦发病就会出现精神衰弱、疑心病加重、精神方面出现变态、抑郁以及精神分裂等,而女性患者除了以上现象以外,还会出现人格缺陷等,严重影响了患者与社会的接轨,与他人的交流等,迫使患者变得孤僻等。此外,心理承受能力偏低的患者,会因此而产生自杀的念头,个人极度缺乏安全感,不断的在现实以及臆想当中进行斗争。
所以,不论是你的朋友还是自己有强迫症的症状,都需要正视它,并且用正确的措施慢慢治愈。
面对强迫症,我们可以如何治疗?
在临床上,强迫症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暴露-反应预防法和认知-行为疗法。
暴露-反应预防法以一种分级的方式呈现恐惧引发的刺激或情境,从适度的痛苦开始,逐渐发展为更痛苦的线索。认知行为疗法侧重于教会强迫症患者识别和纠正功能失调性信念患者在接受认知疗法时,治疗师要求其每天写日记,记录与强迫症有关的想法和解释。
随着时代的发展,相比较以上两种治疗办法,发展出了更加温和简单的治疗方法,如正念认知疗法、接收与承诺疗法、元认知训练、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正念体悟疗法等方式,既能不让患者有抵触心理,还能改善患者的症状。
此外,研究人员还利用计算机和其他新技术开创了新疗法,让患者可以暴露于由集成计算机图像、声音以及其他感官输入机制创建的一个可以与其交互的虚拟世界中,并直面令其感到焦虑或恐惧的刺激来激发其情绪,从而实现暴露治疗,研究发现这一方法尤其适用于强迫清洁型的患者。
强迫症不是“矫情”,它作为一种神经精神疾病,导致患者的心理以及精神上出现强烈的紧张感以及不安,引发内心冲突,对生活和家庭带来严重的影响。
当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出现了强迫症,需要家属和朋友对其进行思想安慰,随时陪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负面情绪,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让患者进行定期的心理咨询,增加患者的环境适应能力,让强迫症患者不再强迫自己,也不会因为自己有强迫症而焦虑、自卑。
作者:科普创作者徐朗
审核: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唐义诚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返回人民网科普频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1.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依据。用户在使用本站内容时,应自行判断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承担相应风险。
2.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交流学习研究知识,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邮件或站内私信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尽快予以处理。
3.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4.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您需知晓本站所有内容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用户交流学习与研究使用,版权归属原版权方所有,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用户本人下载后不能用作商业或非法用途,需在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否则后果均由用户承担责任;如果您访问和下载此文件,表示您同意只将此文件用于参考、学习而非其他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您自行承担,如果您喜欢该程序,请支持正版软件,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
5.本站是非经营性个人站点,所有软件信息均来自网络,所有资源仅供学习参考研究目的,并不贩卖软件,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及用途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