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初学前端工程师的一封信

  大家好:

  应波波的邀请写一写我对这个话题的想法。从去年开始不少朋友让我帮忙介绍前端工程师,绝大部分忙都没帮上,原因是真找不到人。我当时是这么跟他们分析的:过去的客户端以browser为主,所以html/css/javascript是唯一选择,现在可是mobile first,于是大量前端开发者被native开发分流,以及原本想做前端工程师的后备力量应届生们也选择学native开发,导致前端人荒。随着情况改变,H5(HTML5的大众昵称)在传播上体现的商业价值巨大,无论是创业团队还是巨头自然重视这块低成本高收益的事。好像前端开发的春天又来了,但局面是后备人才不足,想转前端开发的又会发现贵圈比以前还乱,除了标准依然滞后,各种框架、工具冒出来,没一两年又淘汰,过去好像会jQuery就可以混,现在的门槛确实高不少。没办法创业团队要招到优秀的前端工程师只能靠情怀和烧钱,巨头们需要重新培育起好的技术文化吸引人才,尤其是肯花钱和时间在前端技术的培训、积累和创新上。之前有人说web已死,现在看说这话的人可以去死了。在前端技术储备上加大投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非常值得的。

  回到主题,标题其实是病句“初学前端工程师”。前端工程师是种岗位的title,怎么用学呢。我想将错就错说说职业的问题。前端社区三类人:前端工程师、前端开发者、“玩票”者。首先要明确前端工程师是种职业,是专职为公司业务提供前端开发服务的一个工种。前端开发者意义更广,凡是用前端技术开发的都算,但这里我想狭义上指前端开源社区贡献者和自由前端开发者。“玩票”者,指原本是其它语言的开发者,因喜爱前端技术经常参与社区互动并贡献开源项目的人。前端工程师和后两者的主要区别就是——职业性,后两者主要关注和解决通用问题(提高前端开发的生产力啊、推进标准的实现和发展啊),而前端工程师的职能是解决所在公司的产品开发中的前端工程问题(工程和技术是不同概念,之前我分享过一个关于什么是前端工程的话题,在这里)。明确定义后,开始谈谈我做了这么多年前端工程师的一点感受。

  “他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前端工程师”,这是多年前一位前同事对我的评价,我自己会克制的在后面加上“之一”。如果他说的是“最好的前端开发者”,我绝对不会接受这种评价。我的github如此冷清,编程上也没有突出的才能,也没贡献过任何有影响力的开源项目。但我觉得自己是很好的前端工程师,我参与的产品开发效率很高,对技术发展很敏感,很少走偏,多少还有点前瞻性。身在一线,对技术上的或人上的问题看的比较准。共同之处:追求更好更有效的解决工作上的实际问题。我不会盲目追求“最流行”的技术,更不会把它强加给产品,除非我觉得它真的适合这个项目,切实解决问题为导向。刚到豆瓣时,我问自己:豆瓣产品前端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不是统一UI、不是搞个新框架,而是要通过建全基础设施,改变开发方式将原来集中式的业务代码彻底解藕才是症结。这里面有技术问题还有跨角色合作的问题,因此不能孤立前端团队,搞合作不搞对立。当时组建的通用工具组集合了各种背景的资深工程师,一起讨论方案,成果对后面支撑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做这些事情要忍耐默默无闻、要经常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到另一个不熟的领域甘心当小白,目的只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把产品中的问题解决掉。对个人而言,通常这么做可以收获到更多更深刻的经验和知识,所以我也乐此不疲。不理解的人或许会觉得这人不牛逼啊,别人的看法不重要,收获到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东西才是硬道理。新人不该看重虚名,装逼不健康。沉浸到每一个项目中(别。挑。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生搬硬套,独立思考,虚心交流一定会快速成长起来。不要拿追求“完美”当幌子,不愿做没技术含量的事,这样的话干脆别干前端了。

  拥抱变化是我在前公司工作时被灌输的价值观。对于刚走上前端工程师岗位的同学们来说,要慢慢习惯前端技术的快速变化,并且拥抱它。要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其中也有重点,在不易变的方向上多花时间学习越深入越好,不纠缠、执着于那些易变的东西。对新技术始终保持好奇心。

  1. 工具是最易变的,工具包括从各种库、框架到构建工具、编辑器等等。我对工具的态度是实用至上、喜新厌旧。对于新人来说尽可能多的体验各种工具没坏处,从工具的设计思想上也能学到不少知识,但是要清醒的认识到,会用很多工具不是工程师核心的开发能力,也不是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2. 前端技术本身的变化是演变,不像工具那样完全弃用变成全新的。比如多花些时间学习CSS2.1一点都不会浪费,多研究一些Javascript的基础特性也不会轻易过时。然后有预见性的学习新技术,在项目中积极拥抱新标准,比如ES6。幸运的是现在有大量工具让我们可以提前在产品开发中应用新标准。
  3. 开发思想不存在过时的问题,这些需要在长期的开发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反思,比如分离关注点是70年代提出的,从它衍生出很多开发理念,它永远不会过时。这些好像很“虚”的东西,在驾驭复杂的项目中非常有用。

  我觉得前端工程师是所有工程师角色中最有也最需要“工匠精神”的。前端工程师的基本职责就是还原设计,把一个躺在设计图上的死的设计变成可以用的活的设计。所谓“工匠精神”体现在这个“活”字上。可视方面,一个动画的过程是否顺畅,一个交互动作全部状态是否都做到位,适配上是否足够灵活。代码方面,一段通用代码是否足够通用,代码冗余是否最小,性能是否足够快等等。简单的实现是最低要求,剩下的部分产品经理、项目经理不会要求,那是优秀的前端工程师发挥的空间。前端工程师的成长就是一个修炼的过程,修炼的开始就是在学会了那些书本上可以学到的编程知识后。在前端工程师的素质中,我认为应用能力是最重要的。这种应用能力可看成是一种产品的塑造能力,前提要有产品思维和设计思维,能自主发现并弥补产品、设计的空白和不合理环节,可以很好的控制代码的复杂度,高效高质量的完成开发需求。提升这种能力,纸上谈兵不行,只能在各种项目中摸爬滚打,如同医生不断积累临床经验一样。如果公司项目不能满足,就自己找项目做。我在刚毕业的时候,接过不少私活,通常这类项目发挥空间大。

  每个开发团队都有自己的一套游戏规则:代码规范、code review、git或svn的用法、开发流程等等,先按照规则玩,再想着如何添砖加瓦。团队意识是一种职业态度。在一个好的团队里工作会很开心,团队会促进个体更快的成长。但一个好团队也是靠所有个体共建。不要抱怨自己所在的团队不够好,用更开放的心态分享和交流,慢慢的一个好的氛围便会形成。

  最后再说说前端工程师的态度问题。前端技术发展很快,因此要不断学习,不应该轻易自满。之前在知乎里回答过一个问题,我是这么写的:“程序员容易陶醉在自己的代码中,甚至有某种自恋。我也有过这种时候,我甚至认为不够自恋就不是好程序员,艺术家没有不自恋的。但如果跳出自己的世界看,你写出来的东西到底价值有多大,产品因此成功?到底能影响什么,一二个同事,一个团队,整个行业?跟心目中大神的差距?这个时候会冷静一些,原来只是比以前的自己进步一些而已。”

  前面并没有说成为一名优秀的前端工程师具体应该学习什么技术,会不会有些失望?因为具体的技术会变,不变的是那些特质和观念。希望我的分享对新入行的前端工程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Kejun

玄机博客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1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